狩猎黄昏种

《主流》这个书如果有一点文化史和美国媒体出版方面的知识的话,读到的东西很有趣,并不仅仅是一个“外人”(欧洲学者)浮光掠影式的访谈。在文化评论这一章,用了三个女人的例子,宝琳(50~80年代),蒂娜(80~90年代),奥普拉(90~00年代),渐次说明了从东海岸到西海岸,从文化评论人、出版人到新媒体,一个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缴械,“从法官到摆渡人”的过程。

关于蒂娜•布朗,只提到了她的成就,并没有提及光环背后的黑暗面。实际上她92年入主《纽约客》后改革失败,业绩是靠燃烧巨额经费堆出来的,她在《名利场》玩转的那一套,在精英文化这一块触到了阶级壁垒。有意思的是,作为她的密友,苏珊桑塔格对摄影和摇滚乐的热爱,在她对《纽约客》大刀阔斧的改革中,到底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?

当然没有蒂娜•布朗,或许就没有安妮•莱博维茨的那些名人肖像。

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文化消遣杂志模式——阅读、电影、音乐、名人、美食,……融为一炉,从前原是一种大不敬。

评论(1)

热度(5)